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中医科普
日常饮食对血脂血压的影响有多大?
  • 时间:2024-07-16   分类:中医科普  来源:本站  作者:AB模板网  阅读数:158
  •  温馨提示:本网站所载经方验方等内容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仅供参考学习,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自行按内容配制使用,所产生的后果,本网站不承担一切责任!

    日常饮食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尚未被明确阐述。近日研究人员考察了日常饮食元素对血脂和血压的影响。

    来自北美、南美、欧洲、非洲以及亚洲18个国家的125287名参与者参加了PURE研究,通过标准调查问卷记录参与者的饮食情况。研究人员评估日常饮食中的多种营养元素(总脂肪、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膳食胆固醇)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研究持续了10年。研究发现总脂肪以及各类脂肪摄入较多的参与者其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脂蛋白A1水平较高,但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脂蛋白B/脂蛋白A1的比例较低;碳水化合物摄入高的参与者,其总胆固醇、脂蛋白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脂蛋白A1的水平较低,但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脂蛋白B/脂蛋白A1的比例较高;总脂肪、饱和脂肪酸以及碳水化合物摄入高的参与者其血压水平较高,蛋白摄入量高的参与者其血压水平较低。以饱和脂肪酸代替碳水化合物可导致严重的血脂异常,而不饱和脂肪酸代替碳水化合物可改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血压异常,但加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异常。饱和脂肪酸摄入与心血管事件之间的相关性是通过脂蛋白B/脂蛋白A比例反映,与其他脂代谢指标不相关。

    研究发现,减少饱和脂肪酸摄入或以碳水化合物代替饱和脂肪酸会导致参与者血脂代谢异常,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酸可能改善一些风险指标,但可能加重某些风险。脂蛋白B/脂蛋白A比例是最为全面的心血管脂代谢相关风险考察指标。


    二维码
    长按二维码,手机转发/分享本页给朋友
    文章来源于本站,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转载请注明原出处:http://www.mzzcx.cn/?kepu/85.html

    版权声明:

        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都已注明文章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网站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我们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联系邮箱:mzzccm@qq.com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hhtxwl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